作者:大同金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時間:2023-02-27
步:作詞作曲
將一個幾秒鐘或者幾小節的主題,通過各種手段和技法進行發展和變化,形成一個音樂的“故事線“。通??煞譃橄嗷ソ豢椨挚蛇m當分離的三個環節,即感受、創意與塑形。
感受:準備及孕育階段,通過接觸大量存在的客觀事物,得到深刻的審美感受和體驗,觸發了創作欲望。
創意:將創作沖動及感情轉化為音響的過程,即基本樂思的形成。
塑形:在使內容音樂化的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是使基本樂思逐步展開以產生具體形式,并符合形式美的要求。
步:編曲
大家經常會搞混“作曲”和“編曲”,小歐給你們簡單解釋一下兩者的區別:
作曲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也就是創作主旋律、主音色、節拍等基本元素。
編曲是“從簡入繁”的過程,也就是在作曲的基礎上因情感表達需要而添加和弦、裝飾音以及多種其他樂器。
把編曲理解為“配器”也可以,編曲還要負責為音樂寫作多聲部織體(配和聲、寫對位),現在很多時候還包括電腦音樂工程制作。
第三步:制作
這一步可以看做是一種選擇。
比如,編曲里的這段用了吉他,那要用木吉他還是電吉他?用什么音色的吉他?吉他的中頻和高頻哪個多一點哪個少一點?吉他的音量在這段音樂中是主要Solo還是伴奏,要大一點還是小一點?這些都是要制作人來拿捏的。
第四步:混音
混音是是把多種來源的聲音,整合至一個立體音軌或單音音軌中。
這些混合聲音信號,分別來自不同的樂器、人聲或管弦樂,收錄自現場演奏或錄音室內。
在混音的過程中,混音師會將每一個原始信號的頻率、動態、音質、定位、殘響和聲場單獨進行調整,讓各音軌佳化,之后再疊加于終成品上。
這種處理方式,能制作出一般聽眾在現場錄音時不能聽到之層次分明的效果。
過去用來混音的常見設備,主要是合成器,音效處理器與混音座?,F在隨著電腦科技進步,也開始流行以音樂制作軟件混音,僅僅需使用一臺電腦及混音軟件,便可完成復雜的混音作業。
第五步:錄音
這一步驟完成之后經常還需要再進行一次混音,以讓錄音的聲音與制作好的音樂聲音融合得更好。
錄音時需要考究的條件有很多,例如錄音棚的隔音、聲學空間和反射、演唱者的站位和與話筒的距離和不同的演唱演奏方式……
有時候追求細節的錄音過程可能一個樂句或者一句歌詞其中細化到每一個音都要重新錄制和做調整。
第六步:母帶處理
通過母帶處理工程師對整個作品的全新“整容”,給專輯做結。母帶處理能達到兩個作用:
1)美化聲音
因為我們混音的設備有限,混音的條件可能有限,沒有辦法做到非常的聲音;而通過母帶進行一些美化,能夠達到我們真正想要的理想的狀態。
2)提高響度
提升響度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播放場合的限制,所以后期母帶處理提升響度在范圍內是有的。